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生于安乐死于忧患的“富二代”芯片公司
芯东西 | 2023-12-17 10:11:38    阅读:408   发布文章

充满挑战的一年。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ID:icbank,作者:杜芹。凛冬来临,芯片界又一家“富二代”公司被传出解散了!
今年5月份,OPPO宣布解散旗下芯片公司哲库(Zeku)业务,3000多人团队就地解散。成立于2019年的哲库此前已经成功研发出了两款自研芯片MariSilicon X和MariSilicon Y。哲库的倒闭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但却不曾想到,芯片行业解散潮的序幕刚刚拉开。11月,TCL旗下子公司摩星半导体也宣布解散。摩星半导体(广东)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3月25日,是TCL成立的半导体控股平台——TCL微芯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摩星半导体的芯片涉猎较为广泛,涵盖智能感知交互(近场、远场语音识别处理,手势、姿态、情绪感知处理),AI图像处理,智能连接,以及新型显示驱动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紧接着12月初,复星集团旗下复睿微电子被传出解散。复睿微电子是世界500强企业复星集团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主要聚焦车规大算力芯片,包括汽车智能座舱、ADAS芯片研发。在传出解散消息之前,复睿微电子已经完成了3轮数亿元的融资。复睿微电子融资信息(来源:企查查)


这些事件引发了对于半导体行业发展模式的深入思考。这些事件不仅标志着个别企业的结束,也映射出整个行业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和挑战。为何这些拥有雄厚资本背景和强大技术实力的大企业会采取就地解散这么简单粗暴的方式?是市场周期下行的缘故?还是祸起萧墙?亦或是总体决策失误?对于此问题,业内的专业人士分享了他们的见解。


01.破产背后的原因分析


“芯片创业不是大力出奇迹,而是慢工出细活”创道咨询总经理步日欣如是说。

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集成电路与系统中心副主任黄乐天指出:“这些破产清算的芯片公司各有各的问题。复睿微电子的问题在于队伍本身偏弱,一帮从海外归来的人“攒个局”拉起几十来号人的队伍做车规大算力芯片。

首先,做大芯片要有敬畏之心,这种复杂性的芯片即使是全靠外购成熟IP集合在一起去流片都很难。没有300~400人的久经沙场的队伍,没有管理过芯片全流程的管理团队做不成。

其次,即使芯片做出来,那么后续软件的适配和应用开发也很难。

再者,数字芯片需要不断更新换代,一旦新芯片出来旧的芯片很快就被淘汰。大芯片往往是品类相对单一较为通用的芯片,国际巨头林立雄霸,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不像模拟类芯片,细分品类众多、专用性强,一些中小型企业只需成功销售超过五款以上的产品,即可细分市场相对安稳的活下去。”

黄乐天进一步阐述,对于大芯片研发公司来说,虽然技术挑战是一大障碍,但更关键的是工程管理问题。他强调,复杂芯片的管理极具挑战性。某些创业者虽然看起来具有丰富的经历,但往往只专注于某些特定领域或者只负责一个方面,缺乏全面的管理能力。除了海思之外,国内鲜少公司有机会或者说能力培养管理千军万马的人才。黄乐天的这番观点,突显了芯片行业在团队建设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深层次挑战。

而TCL摩星半导体的问题,黄乐天认为,在于队伍太小而产品线太多。大约100多号人的团队,去覆盖四个完全不同的产品线,四面出击,更加分散了注意力。复杂芯片本身的工程量就很大,而芯片研发的试错成本高、迭代慢,一旦力量分散就更难以保证研发进度。

谈到哲库,黄乐天惋惜道:“如果哲库不是急于扩张,原来的团队继续做马里亚纳芯片,哲库依然是一个冉冉升起的新星。可以看到,oppo的姐妹厂vivo还在继续自研芯片,目前看搞得还不错”。他进一步解释到,哲库的问题在于,步子迈的太大,盲目扩张。哲库在原来1~200人的时候,团队很强大,战斗力远远高于现在的TCL和复睿微。但在首款马里亚纳芯片做成功之后,哲库迅速进行开始扩张,大规模引入新人才和新团队,却未能有效整合这些资源。这种类似“收编”而非“扩军”的方式使内部山头林立,沟通不畅。这种 “挖团队”的方式看似实现了企业的快速扩张,但缺乏作为一个统一团队的战斗力。而内部矛盾和“收编”自然带来的派系斗争导致原有的核心团队逐渐离散,最终导致公司运作内耗较大,最终拖垮了哲库。

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近日在朋友圈中分享了这些“富二代”企业突然破产清算或者直接解散,背后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

1

都是“攒局”式发展。核心团队是用远高于市场合理的薪水攒起来的,非整建制,无凝聚力也缺乏使命感,容易派系林立。

2

都是背靠金主“输血”。金主无论是喂资源,还是喂订单,或者直接喂钱,一旦停止了,也就散了。

3

都是无法被并购。本就是背靠大企业孵化的公司,被并购的约束太多,所以原地解散是最简单粗暴直接的。

4

都没活过一个周期。半导体行业3~4年一个周期,这几家企业成立时间都不超过4年,最短的不超过2年,都是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她还提到,“富二代”们看似更容易成功,有钱有资源有人才,甚至生出来就是有订单的,但其实生命力还不如很多毫无后路的小公司……毕竟,中国只有一个任正非~

朱晶一针见血的指出了这些芯片公司破产背后的一些原因和特点。进一步分析来看,首先,这种“攒局”式发展的弊端还表现在,由此组织内部派系林立,不仅阻碍了决策效率,也削弱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这种缺乏深厚企业文化和共同目标的团队结构,在遇到市场挑战时更容易崩溃。其次,创业型芯片公司若是难觅外部融资,对于芯片这种烧钱的行当,仅依赖“输血”式哺育,早晚拖垮母公司。再者,由于这些公司大多是大企业孵化的子公司,它们在并购方面受到许多限制。而在半导体行业,合并和收购是常见的市场调整手段,国际半导体龙头企业无不是在并购中发展壮大,这也限制了这些芯片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步日欣也表示,半导体创业,是一个需要长时间技术储备、经验积累的事情,需要深厚的行业背景和资源,绝对不是“运动式”的创业,不是短时间内拼凑一个明星团队,拿到巨额的融资,就一定能创业成功。团队的模式、公司的战略、产品研发、市场落地等等,每一个环节出问题,对于半导体创业都是致命的。另外这些企业虽然背靠产业方,会发挥联动作用,看上去逻辑很清晰,但也得考虑产业方股东能否独立支撑一款芯片的放量,量起不来,商业模式就很难成立。在芯片领域,产业链要有分工,下游大包大揽的做法,并不一定都行得通。

黄乐天还指出,芯片行业的破产重组并非全是负面现象。他认为,以当前半导体行业的人才尤其是中高端人才储备量来看,难以支撑这么多芯片公司的需求。过去一段时间过热的扩张带来一些泡沫,也引起了人才无序流动,对于稳定人才梯队其实是不利的。在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行业面临的挑战比以往更大。他坚信,经过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最终将孕育出真正的优胜者。这反过来会促进行业的进一步稳定,也有利于人才梯队的建设和高端人才的培养。


02.芯片初创公司和人才的出路


背靠大树的芯片公司尚且如此,那些没有强大依靠或资金支持的芯片公司,面临的生存挑战更加严峻。近些年来,本土芯片破产、倒闭的公司不胜枚举,它们的短暂存在和快速消亡,反映出半导体行业高风险和高投入的特点。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对中国的科技行业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从直接影响来看,就业、供应链稳定性、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冲击。从间接影响来看,投资者信心可能受挫,进而影响整个行业的资金流动和创新能力。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可能需要面对更加严苛的融资环境,寻找资金支持变得更加困难。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一个更加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证明自己的价值。经过过去四年的芯片投资热潮,国内芯片的传统细分领域,都已经被如火如荼地布局,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例如在几个大的芯片领域,CPU芯片赛道中已经有龙芯、飞腾等;FPGA企业中有安路、紫光同创、高云、京微齐力等。GPU芯片赛道上,国内还没有一家完全跑出来。这主要是因为,GPU研究难度较大,传统上研究的人也很少,想要做出来很难。但所幸现在已经不少本土GPU芯片公司正在攻坚。细分的模拟芯片赛道更是企业济济,低价竞争现象频现。在上述这些细分领域已经没有太多的创业机会,卷到最后活下来的才能算是王者。在这样的现状之下,作为湖州市的“招商大使”和半导体产业发展的专家顾问,黄乐天提出湖州招商的“五不碰”建议:即EDA、GPU、CPU、FPGA、云端AI芯片公司不碰,但如果这些企业有自建或者合作封装/检测/验证平台的可以考虑。重点考察半导体设备、材料、先进封装、独立测试相关的企业,根据情况引进物联网、边缘AI、功率电子、汽车电子相关的设计累企业。“做大芯片的企业,找到类似湖州这样的三线城市,能给三线城市带来什么?大芯片对于团队、投资的要求都很高,实质上三线城市的人才供给、财力支持也难以满足大芯片公司的需求,这些大芯片公司在三线城市是落不下、呆不住的。即使湖州这样的地处长三角中心区的三线城市,我认为也是养不起大芯片企业的。凡是大芯片企业找到三线城市拉投资、要政策,其实意味着这类公司已经很难存活。“我湖州做半导体产业顾问这几年,见证了很多大芯片的‘垂死挣扎’”,黄老师表示:“因此我们重点关注物联网、微控制器、边缘/端侧 AI、电机电控类芯片的设计企业,也重点考察半导体设备、材料、先进封装、独立测试相关的企业。当然,如果一些大芯片公司特别是已上市的大芯片公司,考虑扩展部分重资产,例如来自建或者合作建设可靠性实验室、测试/验证平台我们也是非常欢迎并乐于提供各种投资便利。对于那些纯粹是因为需要钱来‘吊一口气’的大芯片公司,我个人一半给出的意见就是‘秒拒’”步日欣表示,新的创业机会可能会和一些新兴领域,或者新生需求相挂钩,比如AGI、AIGC、人形机器人等等,但具体哪些领域会催生出新的创业机会,可能需要创业者去不断挖掘。关于个人发展,黄乐天表示,由于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缺乏时间来培育人才。同时,鉴于该行业的失败成本巨大,从业者是足够专业的,才能建立信任感。半导体行业对专业技能和知识的极高要求,造成了较高的入行门槛。因此,未经充分训练的人士在此行业中难以站稳脚跟。“我对求职者的建议是,尽量找芯片产品已经能成功卖出去的公司,收回了钱的公司。自’遥遥领先’发布之后,其实标志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已经到达一定程度,芯片行业靠纯讲故事拉风投的时代已然彻底过去。芯片初创公司不要再妄想讲着“填补空白”的故事就拉来投资。脚踏实地做事,老老实实的扪心自问产品能不能真正做出来,产业化到底有没有可实施的途径。”黄乐天进一步表示。


03.结语


2023年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无疑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芯片公司的破产重组、解散对国内半导体产业是一个重要的警示。这些企业的退出不仅反映了半导体行业竞争的加剧,也从侧面反映出,虽然中国半导体行业在某些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在独立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策略方面仍存在不足。面对这样的行业形势,企业家和投资者必须采取更加审慎和前瞻性的策略。未来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同时也蕴藏着无限的机遇。希望大浪淘沙之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可以迎来更加光明和美好的未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