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美国制裁,底在何处?
芯东西 | 2023-08-01 06:20:06    阅读:248   发布文章

避开预言自我实现陷阱。

作者 |  芯谋评论
编辑 |  芯谋研究
越接近8月,就越像日渐猛烈的钱塘潮一样,美国内部围绕对华半导体政策展开了激烈对攻,因为在7、8月间将有一份新的对华制裁方案出台。一边是美国芯片巨头设法阻止更严厉的对华制裁政策,一边是美国工业与安全局(BIS)、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等尽力促成更严厉的制裁措施。BIS主要处理涉及国家安全和高科技问题,是去年10月7日对中国先进制程和AI制裁方案的操刀手,USTR是美国政府监视贸易对象的部门。体制内外的压力,再加上明年大选迫近,美国企业能否抵挡住新的进攻,阻止更坏的局面出现?
01.“战争”吹鼓手


美国大企业有影响力,但被煽动起来的民意有更大的影响力。近日纽约时报发表《这是一种“战争行为”:解码美国对华芯片封锁行动》(下称《解码》)的长文。文章标题惊人,内容耸动,是一篇鼓吹对华强硬的“雄文”。据说在美国社交媒体引起广泛转发和讨论,兰德等智库交口称赞,其中为美国政界服务的智库昆西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杰克·维尔纳的评语颇有代表性:这是我读过对中国芯片封锁的最佳报告,它从技术切入了问题的实质——美国告诉中国要么接受失败,要么开战。该文也被业外媒体搬运到国内,引发强烈反响,中美芯片战争论充斥全网。派生出两种观点,一是最激烈制裁将至;二是要以强硬针对强硬。业外媒体发挥想象力做出过度解读尚可原谅,但如果业内也这么想就落入BIS们的陷阱。纽约时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采访报道,不如说是洗稿兼BIS公关稿。该文作者ALEX W. PALMER曾经在北京大学留学,是一位长期关注中国话题的写手,涉及非常多的领域。此前影响力最大的文章是发表于GQ的长文《中国艺术品大劫案》,一度被拍成电影,引发中外收藏界的巨大敌意。最近一篇文章是《TikTok的成功与宿命:夹在中美之间的时代产物》,现在又涉足半导体领域,显然写半导体属玩票性质,但玩出了花样。《解码》是一篇夹心糖式的文章,开头与结尾来自对BIS的采访,文章主体内容则搬运于智库CSIS的长篇报告《中国发动微芯片技术战的新战略》(简称《战略》),由这份报告支撑起全文的专业性。然后技巧性地借《战略》作者之口将该报告的内容讲出来完成搬运工作。“战争”的标题即脱胎于该报告的文首部分,诸多金句如“特朗普政府针对的是企业,拜登政府打击的是行业”,“我们不仅不会允许中国在技术上取得任何进展,我们还将积极扭转他们目前的技术水平”也是出自《战略》。但《解码》与《战略》核心观点完全相左,《战略》认为美国对华制裁的框架已经有效确立,已经与中国拉开足够多的安全差距,而《解码》则借BIS之口深深担忧中国半导体会突破封锁,“让BIS对抗整个中国政府恐怕是不公平的。它的行动速度如何赶得上对方呢?BIS怎么可能像中国那样关注芯片,并为此投入那么多资金呢?”“我们的目标是能阻止多少算多少。”作者担忧中国突破制裁的落脚点是为BIS争取经费,文章开头就毫不掩饰:“BIS规模很小,是美国商务部的13个局之一,也是资金规模最小的联邦部门:2022年的预算略高于1.4亿美元,约为一个爱国者防空导弹成本的八分之一。该局雇用了大约350名特工和官员,他们共同监控世界各地在进行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交易。”至此,BIS和《解码》的意图一目了然,就是为了渲染集体恐慌,动员美国对华展开更严厉的制裁,让中美半导体之争演化为战争而非竞争。打得越激烈,越要加强监视中国,BIS们就能得到更多财政拨款。部分美国精英喜欢将中美半导体之争以战争为名,最近一位历史学者撰写中美半导体之争的畅销书就叫《芯片战争》,作者也因此成为美国国会质询、媒体采访的半导体问题的热门人物。这种舆论操弄也有影响中国民意的强烈意图,越是露骨,越是耸动,越能激起中国民意反弹,现实也正是如此。此时假如中国自乱阵脚,主动触发真正的芯片“战争”,对美国脱钩派那就再好不过。向对手施加压力,让对手主动出击,从对立面促成战略目的,落入“预言自我实现”的陷阱,是美国历来常用的招数。
02.“盟友”的制衡


幸好,这个世界并不如美国脱钩派所期望的那么驯服。去年芯谋在解读芯片法案时就指出,美国制裁中国的杀手锏是Chip4,只有动员整个西方供应链体系才能实现封锁中国的目的,《战略》一文也点出美国封锁中国的关键在于其“盟友”的配合程度,彻底制裁并非以美国一家的意志所能决定。“美国采取单方面行动是一场外交赌博。尽管美国掌控了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上的诸多关键环节,但日本、荷兰等在一些关键部门同样也占据一定的主导地位。如果这些国家和以前一样继续向中国出售产品,那10·7管制形同虚设。”因为“盟友”的存在,美国的制裁得以落地,但也因为“盟友”的存在,美国无法不计损失地发动至死方休的芯片“战争”。

图片

在10·7制裁出台的前后,拜登花费了大量精力来促成制裁中国的统一战线,就连日本也才是刚拿出制裁细则。盟友消极以对的道理很简单,美国付出巨大代价,收获的是狙击唯一能和它竞争的对手,算总账可谓一本万利。而欧洲、日本、韩国等出了付出巨大成本,几乎没有收获不说,还大大增强了美国对全球制造业的虹吸能力。让“盟友”继续吃力不讨好的前提是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少,如果刀深见骨,损失太大,自然不愿跟进。按拜登推进10·7制裁的吃力程度,目前的制裁力度已经是“盟友”们的极限,也基本决定了美国对华制裁得极限,为中国继续参与全球半导体市场留下相当大的空间,这也是拜登不得不表态中美依然是竞争而非“冷战”的重要原因。所以,中美半导体之复杂不能简单用战争或者竞争来定义。战争意味着合作彻底终结,双方斗个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竞争则是在一个讲规则的舞台上公平竞赛,互惠互利。而目前中美半导体之间既有制裁和禁令,也有贸易和合作,所以既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是竞争,更不能如美国鹰派所期望地视之为战争。如果滑落到真正的芯片战争,对中国是最坏的局面,很多环节将按下暂停键。美国脱钩派则求之不得,因为美国半导体产业付出的代价相对较少,有相当一部分政客也有意愿来承受这个代价。

图片


03.企业与政客角力


在目前的情形之下,美国要想推出更严厉的制裁,只有在那些美国可以独立推动的细分领域,譬如美国占据绝对优势的芯片设计领域。《战略》和《解码》都认为限制中国半导体本土先进制造已经达到目的,但没有办法限制一些特定芯片的私下交易。既然不能完全限制芯片流入中国,限制美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做生意的禁令还有必要存在吗?这是AI芯片成为美国制裁政策焦点的原因,也是三大设计巨头游说美国政府的重要内容。《解码》和《战略》都讲了一个关于走私的故事,前不久中国海关查处了一个冒充孕妇走私AI芯片的案子,中国发展AI大模型离不开先进的AI芯片,限于制裁中国企业只能通过走私来满足需求。但二者的落脚点还是完全不同。《解码》的版本是这样,BIS在中国只有3个探员负责这种实体交易,根本无力监督AI芯片的走私,BIS对此忧心忡忡。而《战略》则认为美国对AI芯片走私无须担心,因为Openai这种量级的训练需要万片以上的芯片才能形成算力,靠走私的散货无法解决这个数量级的需求。两种解读,两种指向,一个是制裁框架还有漏洞需要补上,需要加大打击力度;一个是制裁框架已经发挥效力,足以限制中国发展新技术。现实也似乎印证了《战略》的说法,在去年10·7禁令出台不久,OPenai大爆发,国内无数企业宣布建设大模型算力,引发国内抢购先进GPU潮。按说国内的AI芯片将长期紧缺,但是很快华强北就出现了一些卖不出去的零散AI芯片。原因正如《战略》所说的那样,散货解决不了大公司的需求,所以会出现零星库存。这种限制芯片销售的政策,遭到美国企业的强烈反对。只有中国才有媲美美国的AI芯片市场,但中国科技巨头空有巨大的需求却求购无门,美国设计企业怎么能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据外媒报道,英特尔CEO基辛格在游说美国政府时表示,如果没有中国客户的订单,英特尔计划在俄亥俄州建设工厂等项目的必要性就会大大降低。黄仁勋则称中国市场不可代替,退出中国市场不是一种可行选项。英伟达首席财务官科莱特·克雷斯认为美国限制人工智能芯片对华出口“将令美国这一行业永久丧失机会”。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日前的一份报告提供了数据支持:美国芯片设计收入正在下降,全球份额从 2015 年的 50% 以上下降到 2020 年的 46%。按照目前的轨迹,到2030年可能会降至 36%。因为随着芯片变得越来越复杂,开发成本也随之大幅上升,尤其先进工艺。

图片

事实上美国政府内部也分歧重重。美国的制裁框架已经稳定发挥作用,还有没有必要继续加大制裁,成为分歧的关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承认,美国“小院高墙”的做法,已经呈现出有限但有效的特点。CSIS认为10·7制裁限制14nm及以下设备之后,足以确保美国半导体产业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的安全。即便中国采购先进芯片发展高端制造,但相关产业也是高度依赖全球产业链。除非中国实现了整条产业链的自立自强,而这个壮举的难度之高在《战略》中被描述为如同复制整个人类文明。因此美国内部出现了一些反思,如美国财政部长耶伦主张限制对华制裁的针对性、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不同意中美科技战开打之说,主张的是挑战性较大的竞争。当然也有美国贸易代表处的戴琪这种鹰派,她认为追求效率和低成本的贸易自由化政策,导致了供应链的脆弱和高风险以及不可持续的全球化。现在要制定更多的规则来优先考虑美国需求,逆转以往的逐底竞争趋势。即便如此,戴琦们也不得不在拜登确定的中美是“竞争关系”的基调下展开叙事。可以预见,在美国鹰派的压力下、明年美国大选的压力下,接下来可能会出现新的制裁主张,但在前期鹰派的制裁诉求充分释放之后,新制裁动议遭受巨大抵抗。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总归不会突破目前制裁“有限但有效”的框架。
04.结语


显然,美国无力发动一场彻底决裂的“战争”,首先是“盟友”不愿意继续伤害自己的利益,这是决定性的力量,奠定了制裁政策的框架;其次才是美国芯片企业的反对,决定了制裁的细节。这二者合力构成了制裁政策的“底”,但中国如果主动掀起决裂式的芯片“战争”却轻而易举,只要我们如美国鹰派所期望的那样,随着“战争”论的调门起舞,那些制衡美国的力量随之失去作用,我们很快就落入“预言自我实现”的陷阱,轻易击穿目前的“底”。反而是我们越有战略定力,越以全球化、市场化的专业操作反击制裁,维持斗而不破的局面,才是美国鹰派最难受的,才更符合中国半导体放眼长远的大局。
芯东西
芯东西专注报道芯片、半导体产业创新,尤其是以芯片设计创新引领的计算新革命和国产替代浪潮;我们是一群追“芯”人,带你一起遨游“芯”辰大海。
79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