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成立8个月芯片流片,狂吃运营商大单!这家芯片创企有多硬核?
芯东西 | 2020-08-27 23:29:52    阅读:157   发布文章

芯翼信息科技下个月就要搬家了。

原来上海浦东软件园里的总部办公室,已经快容纳不下这支规模超50人的NB-IoT芯片创业团队,而办公室一隅的两个空位,很快就会归两名新的技术研发人员所有。不过,他们上海总部要搬的新家在原办公大楼附近,大约能容纳下70-80人的团队规模,这对今年刚刚成立三年的芯翼信息科技来说,也是在快速扩张团队的发展过程中又一次深踩了油门。作为一家以NB-IoT芯片起家的公司,今年芯翼信息科技的产品开始快速落地,也让它在行业里小火了一把,受到不少资本和媒体的关注。4月,芯翼信息科技与客户在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2020年NB-IoT物联网模组集中采购项目中,获得招标第一、第五名的成绩,并占据30%以上份额。紧接着在6月,它又迅速拿下中国移动旗下中移物联网的200万片单一来源集采项目。与此同时,它还完成了近2亿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和利资本领投,峰瑞资本、东方嘉富等股东跟投。“今年我们在业内确实引起了轰动效应,好消息纷至沓来。”芯翼信息科技高级副总裁李剑信心满满地对芯东西说。


在这初创的三年时间里,芯翼信息科技的业务扩展可谓非常迅速,已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低功耗物联网芯片版图,覆盖数字、射频、模拟等领域,并在智慧城市、智慧物流、智慧农业、可穿戴设备等市场实现广泛落地。芯片创业的方向千差万别,芯翼信息科技为何选择瞄准NB-IoT领域?在庞大且极具碎片化的物联网市场中,它如何凭借一颗XY1100芯片脱颖而出?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芯东西与芯翼信息科技高级副总裁李剑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走访了芯翼信息科技位于上海的总部,从这家自主NB-IoT芯片创业公司的身上,看到了不少闪光点与创新故事。

01从零到一:半导体海归的十年创业之约

不同于许多国内的创业者,1998年,李剑从东南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前往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Dalhousie University)攻读硕士学位,随后一脚迈入通信与芯片行业,一干就干了将近20年。时值2005年前后,李剑开始任职于英特尔中国和美国总部,并在之后的13年里主要负责技术支持、销售、市场和管理等工作。正是在美国工作期间,李剑机缘巧合下认识了当时已在美国博通公司工作数年的肖建宏,也就是如今的芯翼信息科技创始人兼CEO。当时的他们,一位在北加州的旧金山硅谷,一位在南加州的洛杉矶一带。

实际上,肖建宏的求学经历也和李剑相似。肖建宏在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攻读射频集成电路设计(RFIC)博士。

博士毕业后,肖建宏就直接进入了美国博通公司,继续进行宽带射频与模拟电路的研究,并在短短七年里成为当时美国博通最年轻的首席科学家(Senior Principal Scientist)。


2008年的一天,肖建宏与李剑聊起了自己的创业梦想,李剑听完后开玩笑地说:“哪天你回国创业了,我们就一起配合,你负责技术,我负责销售和市场。”当时他们尚未料到,两人一起谈天说地的玩笑,在十年后竟成了现实。缘分是个很奇妙的东西。2018年,当放弃博通高级首席科学家职位、选择回国创业的肖建宏向李剑抛去橄榄枝时,李剑在酬薪丰厚的大公司待遇和从头艰苦创业两者间,选择了后者。李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尽管我们这些海归创业者不一定能成功,但如果我一直就这样拿着外企高薪当工程师而不去拼一把,也许我到了80岁会后悔。至于回国创业成不成功,至少要干了才知道。”他说。随后在短短两周内,李剑迅速完成了所有离职手续,收拾行李打包回国。2018年8月的一个星期六晚,一架从9000多公里开外的大洋彼岸起飞的越洋航班,缓缓着陆中国上海。而李剑的创业生涯才刚刚起航。那时,2017年3月创立的芯翼信息科技成长还不到一年,公司团队规模也不到40人,但已获得了由峰瑞资本、中科创星、浙江普渡科技的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投资,以及金卡智能的2000万人民币Pre-A轮投资。投资人的认可对这家新创立的公司而言,无疑是莫大的信任和鼓励。但芯翼信息科技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本青睐的另一面,也有不少质疑在等着他们。

02从星火到燎原:第一颗NB-IoT芯片的诞生

创业早期总会不可避免地遭到质疑,对芯翼信息科技亦是如此。起初在NB-IoT芯片行业,如何将CMOS PA(功率放大器)集成到单一SoC(片上系统)上,一直是行业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方向。那时,包括高通、华为海思、联发科、紫光展锐在内的公司,基本都还在通过外置PA的方式开发NB-IoT芯片。但对用户来说,外置PA的NB-IoT芯片不仅设计不够灵活,成本也偏高。

因此在2018年6月,当芯翼信息科技这家初出茅庐的公司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单芯片集成CMOS PA的NB-IoT芯片时,很多质疑声随之而来。

最终,芯翼信息科技通过产品应用落地,连续拿到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订单,回应了这些质疑。这些订单的主角,就是XY1100芯片。

实际上,XY1100芯片早在芯翼信息科技成立8个月后就已实现第一次流片,随后迅速进入量产阶段,在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正式商用出货,如今出货量已达到百万级别。

“XY1100是全球第一颗单芯片(single die)集成CMOS PA的量产NB-IoT SoC。”李剑谈到,XY1100主要有超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灵活性强、成本极低四大核心优势,例如在超低功耗设计下,其省电模式(PSM)电流实测低至700nA级别,为友商的七分之一。同时,XY1100采用的软件SDR架构,不仅能灵活支持优化有效的物理层接收机算法,还可支持除NB-IoT之外的LoRa及自定义协议,进一步满足碎片化的市场需求。

除了DSP与Cortex-M3之外,XY1100芯片其余所有技术均为芯翼信息科技100%自主知识产权,而代工则来自中芯国际。“它是一颗标标准准的国产芯,不仅在小范围内填补了国内空白,也有效避免了技术卡脖子的问题。”李剑说。

这颗芯片也为芯翼信息科技带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今年上半年,芯翼信息科技基于XY1100 NB-loT芯片模组方案开发的5G智能远传燃气表,成功通过国内智能燃气表龙头企业——金卡智能的测试,率先实现新一代NB-IoT平台在燃气表行业的正式商用。芯翼信息科技以XY1100芯片打出的第一枪,无疑给公司在NB-IoT芯片赛道的竞赛开了个好头。如今,芯翼信息科技的公司规模已从2018年的40人扩展到近百人团队,研发人员比例高达90%,海外科学家为15名。创始人及核心团队分别来自博通、高通、英特尔、华为海思和中兴等知名芯片和通信公司。除此之外,芯翼信息科技总部设在上海,在南京、深圳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坦白讲,我们是没有后路的,必须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往前冲。”李剑感叹道,芯翼信息科技作为创业公司,好比一艘浑身都有漏洞的船,只有高速往前冲,并在冲的过程中慢慢完善公司的治理和制度建设,将漏洞补上,才能活下来。而这艘船,正加速驶向更广阔的航道。

03以NB-IoT芯片为起点,如何驶向物联网的星辰大海?

XY1100芯片亮眼的光环下,我们将话题拉回芯翼信息科技成立前夕,直面一个最为现实的话题。芯翼信息科技为什么要成为一家NB-IoT芯片公司?“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是将人与人连在一起,那么下一个五到十年人与人的连接可能就很有限了,因为人联网市场从底层到上游,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再到应用的各个入口,早已被行业巨头牢牢占据,这对创新企业来说机会并不大。”李剑说到。但物联网不同,物与物的连接是一片广阔的蓝海,想象空间巨大。“由于物联网行业的碎片化,没有那个巨头能将全部应用都打通,也没有哪家公司可以提供一块能覆盖所有行业、所有领域的芯片。”李剑谈到,正是因为物联网行业的五花八门,才让创业有了挑战和意义。基于对物联网行业的理性判断、分析和思考,芯翼信息科技决定从物联网终端角度出发,正式掀开故事的篇章。

不过,NB-IoT芯片对芯翼信息科技而言只是一个开始。因为在李剑他们看来,未来物联网智能终端芯片并非只有通信一个边界,而是通信、感知、边缘计算、安全、节能等多种维度的组合。

简单来说,芯翼信息科技的物联网芯片布局主要依据这五大维度,不断地进行多样化组合以开发面向不同功能和应用的芯片,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

如果说通讯是大拇指,那么感知就像是食指。“生活中无处不在都是传感器,家里的温度和湿度、工厂的产线、街上的红绿灯……这些应用汇总起来的庞大数据如果不能被利用起来就是浪费。”李剑谈到,如果用感知将这些数据搜集起来,并与通讯进行组合研发芯片,就能带来一个新的可能性。

第三个维度是基于AI的边缘计算。由于连接效率和数据量的问题,并非所有感知的数据都适合放到云端,在数据量较小且时延要求高(例如工业控制领域)的情况下,将数据放在边缘端计算则是更好的选择。第四个维度是安全。在大数据爆炸的时代下,除了要保障个人数据隐私安全外,机器数据的安全也十分重要。尤其当几百亿海量的机器连接在一起时,则需防止网络信息和数据被黑客破解并盗用。“如果从芯片层面提供硬件,构建芯片级的安全机制,就能大大保障海量机器的连接安全。”李剑解释说。第五个维度则是节能。尽管NB-IoT属于低功耗广域物联网,仍有许多地方需要依赖电池,但电池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如果电路能够从外界获得能量捕获(energy harverst),就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低功耗场景的需求。”李剑谈到,例如将太阳能、电磁波的能量转为电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基于这五大维度,芯翼信息科技为物联网芯片的发展设想了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最终也将有机会打造出一个超高集成度,全功能覆盖的产品,成为万物互联的智能SoC。”李剑说,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技术将这五个维度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提供高性价比的芯片产品。目前,芯翼信息科技已优先切入通讯领域,并计划在未来逐步将技术延展到感知、边缘计算、安全和节能等赛道。而芯翼信息科技的首颗NB-IoT芯片XY1100,已涵盖通讯和边缘计算两个维度。


04从当下到未来:“创新”和“出货”两个关键词

现阶段,芯翼信息科技主要围绕智慧城市赛道,深入打通表记(燃气/水表)等细分市场,同时还覆盖个人穿戴、资产管理、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多个行业。但对于芯翼信息科技来说,未来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一方面,物联网行业极具碎片化且巨头难以通吃的特点,为芯翼信息科技等新兴公司带来了快速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今年5月,我国工信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进一步明确我国NB-IoT技术发展的重要定位,提出要建立NB-IoT(窄带物联网)、4G和5G协同发展的移动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

这一纸公文直接将更多的机遇推到芯翼信息科技面前,同时还有更激烈的市场竞争。

李剑认为,NB-IoT技术被正式纳入全球5G标准、中国2G/3G技术退网,以及国家正在大力发展的新基建,都为我国NB-IoT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的目的不是颠覆所有的巨头公司,而是根据自身特色打出差异化。”在李剑看来,在行业特点和国家政策的影响下,如何发挥自己的技术实力获得市场认可,将行业盘子越做越大,让所有玩家都能充分竞争,才可以实现更多的行业价值。下一步,芯翼信息科技又将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创新”和“出货”是芯翼信息科技下半年的两个关键词。“一个产品是无法打天下的,就公司发展来说,下半年我们不仅要持续加大创新和研发力度,陆续推出新的芯片产品,还要实现更广泛的落地。”李剑谈到。

05结语:新时代下创业浪潮的得与失

自21世纪以来,一波又一波的芯片创业浪潮给无数创业者和公司带来了崭露头角的机会,而芯翼信息科技作为这股历史洪流中的其中一朵“后浪”,正铆足了劲儿抓住NB-IoT的机遇向前冲。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一批批创业者放弃国外优越的百万年薪生活,选择回国从头创业,支撑他们的不仅是一份想要助力中国芯片国产化的初心,也是一份对中国半导体产片终有一天将会傲立于国际舞台的信心。哪怕这份贡献也许微乎其微,也许自己会被其他浪花拍打下,但我们回望每一个产业国产化历史的发展,也是如聚沙成塔、千汇成海般成长而来,并无捷径。半导体创业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如何更好地实现技术创新和自主可控,加速产品落地和产业成熟,不仅仅是芯翼信息科技一朵“浪花”努力奔流的归宿,也是整个半导体行业为之思考和努力的方向。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